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中國海軍網報道,1月7日,中國海軍鹽城艦將運輸首批敘化學武器的丹麥商船安全護送至預定海域,標志著中國軍艦執行首批運輸敘化武船舶護航任務順利完成。什麼是核生化武器?核生化武器的歷史進程和發展軌跡又是什麼?為此,特邀請海軍核化安全研究所的專家學者為您介紹世界上核生化武器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敬請關註。
  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生物武器的起源
  遠古時期,人類的生產工具和戰爭武器都以石器、木器為主。冶煉技術打造出了堅固、鋒利的金屬兵器;火炸葯又催生了各式各樣的槍、炮,把戰場由“冷”變“熱”;蒸汽機的發明為戰爭機器提供了動力,各種機械化兵器迅速占據了陸地、海洋和天空……
  在古代歷史中,雖然中外都有過將有毒物質用於作戰的記載,但由於受到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無法從本質上認識化學物質,所以使用時效率不高,殺傷作用有限。
  與化學戰不同,人類對生物戰的運用卻是由來已久。這主要源於對惡性傳染病的早期認識。歷史上,無論是中世紀的歐洲,還是春秋時期的中國,利用病死人、畜屍體傳播“瘟疫”的戰例均不鮮見。到了近代,隨著對傳染病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大規模生物武器的出現1  無形的殺手 化學武器登場
  19世紀末期,化學領域發展迅速,人類開始從分子、原子層面認識物質世界,化工生產已具雛形,這一切都為化學武器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一戰是化學戰發展的關鍵階段。1915年4月22日,德軍對英法聯軍實施了化學襲擊,這是化學武器第一次大規模用於戰場。此後,各國相繼生產、使用了大量的化學武器。據統計,一戰期間使用的化學毒劑有45種之多,總量達12.5萬噸,約有130萬人受害。
  與此同時,“生物醫學”和“微生物學”漸成體系,以此為基礎的生物武器開始展露出猙獰的面目:1915年至1917年,德國對美國、羅馬尼亞、俄國等協約國多次使用了生物武器,甚至通過飛機在敵國布撒沾染了細菌、病毒的糖果和玩具,把不懂世事的孩子為襲擊目標!
  20世紀初,以“相對論”、“量子理論”和“電磁理論”為代表的一系列科學成果,引發了人類現代科學史上的一次革命,諸多科學領域的快速發展卻導致了新型武器的不斷涌現。
  軍事上,汲取了一戰的經驗和教訓,世界各國都競相大量研製、貯備化學武器。到了二戰期間,英、法、德、意等國的化學武器總量達到了可怕的70餘萬噸。巨量的儲備在歐洲戰場起到了相互制約、相互威懾的效果,達到了一種“恐怖式”平衡。交戰各國由於擔心對方的報複,都不敢率先動用化學武器。
  但是,當對手沒有化學武器時,情況則完全不同了。在非洲戰場,面對沒有任何化學戰能力的埃塞俄比亞,意大利毫無顧忌地用化學武器對當地軍民進行了瘋狂的屠殺。德國則是用神經性毒劑,秘密殺害了數以萬計的戰俘。亞洲戰場上,日軍在中國、越南大肆使用化學武器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生物武器方面,納粹德國雖然早已為生物戰做好了各種準備,但是戰爭初期的進展完全被德軍掌握,接連的速勝使希特勒更加迷戀他的“閃擊戰”,在顧忌國際輿論的同時,也不願讓生物武器影響了他“高傲的形象”。所以,德軍沒有輕易動用生物武器。但是,盟軍的全面反攻使戰爭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孤註一擲的德軍在美英聯軍的必經之地,施放了數百萬隻染有瘧疾病毒的蚊子,試圖以此阻滯敵人的進攻。不料盟軍對此已有防範,事先為部隊發放了防瘧藥物,使這次生物戰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此時,遠在亞洲的日本對於生物武器的使用卻毫不手軟。組建了多支專業化的生物戰部隊,其中最臭名昭著的當數“魔鬼731部隊”。
  1945年8月,日本廣島、長崎的上空騰起了兩朵巨大的蘑菇雲,這不僅宣告了一種新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武器的誕生,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史上最大的殺戮場拉上了最後的帷幕。
  二戰結束不久,美蘇兩大陣營進入了歷時近半個世紀的冷戰狀態。由於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已經為世人所共知,美國憑藉手中掌握的“核王牌”占據了有利的戰略地位,以“核恐嚇”、“核訛詐”方式威逼、脅迫、欺凌他國的事情不乏其例。
  為了擺脫這種局面,世界各國開始不遺餘力地研究核技術,開發核武器,尤其是在美蘇之間,逐漸演變成了瘋狂的核軍備競賽。美蘇製造的核武器種類、數量越來越多,爆炸當量越來越大,甚至達到足以摧毀地球幾十次的程度。
  另一方面,那些經濟、科技實力不足的國家,在無法得到核武器的情況下,把目光轉向了生產技術相對簡單、成本比較低廉的化學武器,將其作為自己的戰略威懾手段。所以,化學武器也就有了“窮國原子彈”的稱號。
  冷戰時期爆發的10多次局部戰爭中,都不乏生化武器的影子。如兩伊戰爭、中東戰爭、阿富汗戰爭、緬甸內戰、安哥拉內戰……也都是化學武器橫行的舞臺。
  為了減少,直至鏟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們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但是,核生化武器的擴散能否得到有效控制,至今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更何況,舊的隱患尚未消除,新型核生化武器(如:低當量核彈、二元化武、人工合成生物毒素、基因武器等)的研發工作已然暗潮。  核生化武器 未來會繼續發展
  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人類不會停下探索自然奧秘、追求科學真理的步伐。
  毋庸置疑的是,伴隨著科技進步,新型軍事技術,包括新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出現也將是無法迴避的問題。新技術可能取代原有技術,新武器的出現常常削弱老武器的地位。但是,就像有了槍械依然會用到刀具、有了火炮不會丟掉步槍一樣,不同的武器在達到一種新的存在平衡時,會找到各自的新位置、發揮新作用。如果有一天,一種新武器完全取代了核生化武器,那麼它的威力恐怕更為強大。
  此外,化學、生物科學的新成果,也在為生化武器不斷註入新的活力。分子設計、基因工程等蓬勃興起,新概念生化武器的研究也方興未艾……而在現代戰爭中,隨著遠程投送、精確打擊武器的廣泛運用,有可能為核生化武器的使用建立新的作戰模式,提供更多的選擇途徑。
  在可預見的將來,還看不到核生化武器退出歷史舞臺的跡象,在有些地區,反倒是出現了繼續擴散、加速發展的徵兆。(趙燕軍 王穎)
  核生化武器有關國際法規發展掃描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危害巨大,任其泛濫不僅可能導致各種滅絕人性的屠殺,甚至將會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安全。為了限制、進而消除核生化武器,人們在進行著各種努力和嘗試。通過國際組織或者國家間的協商,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公約是最常用的方法。
  1874年8月,德、法、英等國就在簽訂的《布魯塞爾公約》中,首次寫入了“禁止使用毒物或染毒武器”的條款,這是人類最早的化學裁軍努力。1907年的海牙和平會議又制定了“禁止使用有毒炮彈”的協議,但這些都沒能阻止化學武器在一戰中的大規模使用。
  1925年的《日內瓦議定書》明確規定“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有毒的或其他氣體以及一切類似的液體、材料或器具”。美、英、法、德、日等37個國家簽署。這是國際上禁止使用化學、生物武器的第一部系統性的戰爭法規。而後來的實際情況已是眾所周知,生化武器不僅在二戰期間被大量使用,其後的多次局部戰爭中更是到了幾近泛濫的程度。
  1970年3月生效的《核不擴散條約》,歷經40多年也未能真正阻止核武器技術的擴散,近年來還呈現出加速擴散之勢。冷戰時期,為了避免再次爆發大規模的世界戰爭,防止出現“核災難”,美、蘇兩國於1972年5月簽訂了《反彈道導彈條約》,力求在相互戰略制衡的條件下,維持世界的和平穩定。1993年,很多國家簽署《關於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於1997年生效。
  部分法規鏈接
  1925年《關於禁用毒氣或類似毒品及細菌方法作戰議定書》(《日內瓦議定書》)(1928年生效)
  1963年《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1963年生效)
  1968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970年生效)
  1971年《禁止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產及儲存以及銷毀這類武器的公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1975年生效)
  1993年《關於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化學武器公約》)(1997年生效)
  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尚未生效)  洗消——防禦核生化的盾牌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首次使用化學武器,隨後,大規模殺傷性生物武器和原子武器也相繼在戰場上亮相。為了保障戰鬥人員在核生化條件下生存,及時恢復遭受核生化攻擊部隊的戰鬥力,出現了防化洗消保障裝備。它與防護、偵檢“三位一體”,築成了核生化防禦的堅固長城。
  洗消劑——高效能、低腐蝕、無污染
  洗消劑是實施核生化洗消的根本要素。目前各國裝備的洗消劑主要有3大類——以氯化、氧化為消毒機制的次氯酸鹽和有機氯胺,以鹼性消除或鹼性水解為消毒機制的有機超鹼體系和苛性鹼,吸附消毒粉。這些洗消劑在洗消效果上基本都能滿足應急洗消的要求,但在性能上仍存在對金屬兵器腐蝕性強、污染大、後勤負擔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科學家利用當今出現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不斷開發研究新型洗消劑。乳狀液消毒劑和反應型吸附消毒粉是改進性研究的主要方向。
  隨著新化學戰劑的出現和高精尖裝備不斷投入戰場,使得對洗消劑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研究多用途、低腐蝕、無污染且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洗消劑是新時期洗消劑研究發展的主要趨勢。
  洗消技術——高溫、高壓、射流
  高溫、高壓、射流洗消技術的採用是新一代洗消裝備的特征和標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溫、高壓、射流技術在洗消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洗消裝備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高溫指水溫80℃、蒸汽溫度140℃~200℃、燃氣溫度500℃以上,高壓指工作壓力為6~7兆帕、燃氣流速可高達400米/秒,射流包括液體、氣體射流和光射流。
  德國、意大利率先將高溫、高壓、射流技術應用於水基洗消裝備。由於高溫、高壓、射流洗消裝備利用高溫和高壓形成的射流洗消,產生物理和化學雙重洗消效能,因此具有洗消效率高、省時、省力、省洗消劑甚至不用洗消劑等特點,代表了當今洗消裝備的國際水平和發展趨勢。
  名詞解釋
  核生化武器,是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統稱。
  核武器
  核武器是指利用鈾235或鈈239等重原子核自持式鏈式裂變反應或聚變反應瞬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產生爆炸,造成大規模殺傷或破壞效果的武器。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萬噸TNT當量。核爆炸的殺傷破壞效應包括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電磁脈衝。除原子彈、氫彈外,中子彈、核定向能武器(核激勵X射線激光器、核電磁脈衝彈)、衝擊波彈、感生放射性彈等均包括在核武器之內。
  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一種利用生物戰劑(病毒、細菌、真菌等)使人、畜致病,植物受害的殺傷破壞性武器,也稱細菌武器。
  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以毒劑(神經、糜爛、窒息、失能、刺激、中毒劑等)殺傷疲憊敵有生力量、遲滯敵軍事行動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化學戰劑可概分為殺傷性、縱火性和煙幕性三類,殺傷化學戰劑是其中最可怕的武器,國際間聞化武色變,指的就是這種武器。這種武器是利用毒性殺害人類生理機構,由於作用時散佈在空氣中呈汽化狀態,因此又稱為毒氣,事實上它們平時多為液體或固體。
  (聲明:本稿件由中國海軍網提供,如需轉載須經對方授權)  (原標題:專家解讀核生化武器:“超級殺手”改變戰爭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21fekc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